Tag: 总结性发言

  • 我以我眼观世界

    我以我眼观世界 ——读《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序》有感 我读的版本是商务印书馆出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的、谢德风译的版本。 这不是一本波澜壮阔的书。连作者修昔底德自己都说自己的书读起来会没什么趣味,毕竟他不会把虚构的故事写进书里。虽然情节跌宕起伏,雅典赢了又败,败了又赢,最终又走向失败,但是这种国运的起伏变化所引起的一个雅典人的心理和情感上的变化,修昔底德很好的压制住了,语言依旧平实、波澜不惊。 当然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学家可不这么讲。以我看的这个版本而言,译者在序言里很显然是持批判态度的。他认为修昔底德局限于自己的阶级,并不能完整地认识到伯罗奔尼撒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 就这样给修昔底德扣上一个“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帽子。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修昔底德的写作手法、选材标准的的确确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奠基。他尝试着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因果关系,虽然“囿于他的阶级”,他不能“完全客观”地反映出当时最为尖锐的矛盾:奴隶和奴隶主阶级之间的矛盾。而他的历史却仍然是为王侯将相所著,更详细的是民主党人和贵族党人之间、雅典和盟国之间的矛盾等等。 我们先考虑这样一个问题:伽利略和牛顿会用电脑吗?我们再考虑一个问题:修昔底德懂得历史唯物主义吗? 恰恰是伽利略和牛顿等人建立近代物理学体系慢慢发展出了电子工业,我们才有了电脑;恰恰是修昔底德之后一代又一代历史学家渐渐地分析和研究,再有马克思将阶级性和唯物主义与历史研究结合,我们才有历史唯物主义。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恰恰是这些无产阶级的“历史学家”没有认识到历史的因果关系,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然而更为重要的是,在我们分析历史、评判历史的时候,究竟要怎么去看历史。历史不是“我以我手写我口”,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件,是“何人何时做何事”。而分析历史是“何人何时做何事有何影响”。这里的“有何影响”就涉及到了分析者自身的想法,所谓“我以我眼看世界”。至于评判历史就牵扯到更多评论者自己的立场、想法,乃是“我以世界抒我思”。希多罗德完全是一个复读机,听到的任何故事都毫无批判地记录下来;修昔底德自己想成为一个历史事件的记录者,只取可信的故事,所谓“志”;而我们“无产阶级的历史学家”更像一个评判者,他们对于历史或者隐隐约约有牵扯到具体历史背景的故事(比如《红楼梦》)就非常亢奋,想要充分表达自己对旧有的落后的不合理的行为、制度、思想的抗议,所谓“史”。 但历史是不应该有什么“春秋笔法”的,需要“春秋笔法”的是历史评论和教科书。 不过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这个世界非黑即白,没有什么绝对的阶级中立。也就是说,只要修昔底德一刻是奴隶主、是雅典人,他的历史著作就有偏颇,他的分析就站了队。更神奇的是,当有人不以修昔底德所述的历史故事和观点为分析对象、而是以他的文风和选材标准为分析对象时,这些分析者也要被扣一个“反动的资产阶级学者”的帽子。 是的,只有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科学才能把古典时期的历史作品放在正确的位置。可是说这句“非常客观”的话的人又是谁呢?还是我们的无产阶级“历史学家”! 做一个分析,讲求证据,讲求逻辑。当我们用自己的立场和视角去评判一个事件,也应该先寻找可信的证据,用合乎逻辑的推理得出结论。如果每个人在“我以我眼看世界”时能先了解一下历史学家,或者说有考据癖的人,对于一个事件的看法是怎么来的,而不是简单地“扣帽子”或者干脆人云亦云,这个世界能减少很多谣言和混乱。 这篇文章是M_E在上海科技大学学习“写作原理与实践”的习作。

  • 两部“反动”的片子

    首先我必须说明:我是一个爱国者,爱中国和中华民族。 侵华战争,或称“中国抗日战争”,日称“日中战争”,是日本在长期扩张之后必定要走的一步。 太平洋战争,日或称“大东亚战争”,是日本在长期扩张之后的一招险棋。 对于明治维新后资产阶级革命并不彻底的日本,战或死,不战必死。或内战,或扩张。以这样的背景,新贵族和旧贵族一致决定对外扩张。并用长期的洗脑军国主义教育,建立起日本“民族国家”的概念,并以“民族解放”和生存的名义动员全国维持战争。 先说说我看了什么片子。 男人们的大和 作为一个平成死宅,必须承认,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我是很想骂人的:我老婆怎么变成“男人们”的了。 这个片名其实非常不妥。因为称呼舰艇的时候,我们都是用“她”(she)的。 作为一个军宅和模型宅,其实我一开始是冲着1:1大和模型去看的。 说句题外话:由于大和级战列舰是在绝密状态下建造(其实吴镇当地的民众都是知道的,包括试航的时候广岛的民众不可避免地会听到试射46炮的声音),所以投降前图纸什么的资料基本都没有了。现在市面上的模型都是根据考古发现做的。这部片子拍摄于05年,但是13年左右又有一波新的考古发现,所以那个1:1的模型还是有些地方不对的。 这部片子用当事人回忆的方式叙述了大和最后一次出航到战没的过程。中间穿插了一些别的故事。如果可能的话,最好能看一下,毕竟我不想讲太多反动剧情。 这部片受到了不算很好的评价。片子用模棱两可的态度来叙述,强调的是个人在国家决定下集体主义中的无奈和创伤。大部分日本人看到的是一种对“大日本帝国军人精神的认同和对爱国主义的歌颂”。在否定历史倾向较重的现代日本社会,应该说比较受欢迎。当然作者本身的反战意识也不可忽略:对当时日本政府洗脑精神主义教育的评判(主角说:美国是个人主义,很好打的)、对人民(几个个体)所受苦痛的描写、军队中随处可见的体罚和暴力等等。即便没有标榜“反战”,片中的种种细节也是值得我们玩味的。 应该说这是日本特色。原作的作者实际上是反对现在所谓的“大东亚战争肯定论”的。但是现在很多日本觉得现今社会的繁荣有赖二战中的日军,并对他们有所亏欠,因而不能直接表达。也就只能从个人的苦难上面曲折地表达了。 -这么说,你一点都不反动咯? -开玩笑,我超反动的。 我们作为战胜国当然是不能接受这种史观的。你批判就批判,搞这么曲折,说明你革命得不够彻底,觉悟不够高。有论点甚至认为这个片子太过煽情(我也这么觉得,看得时候几近落泪),反而没能表达原作本来想表达的意思,没有真正从根本上分析为什么大和会沉没、为什么日本会战败、为什么人民受着这样困苦的生活。或许这也是一种日本式的隐晦吧。 当然我们国家反对这个片子主要是导游在赞颂IJN的士兵的精神。嘛这么说吧,中途岛之前,IJN有世界上最好的飞行员和飞机;所罗门之前IJN有世界上最好的水雷战队(然而并没有什么卯月)。军队这么强,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IJN士兵的精神(和夜战体罚)。我们客观地看待强者,学习强者为什么强,当然也要学习强者为什么败。恰恰是我们现在就在照搬旧日本帝国当初的状态。这是我们值得警醒的。有一种论调说中国一定要打,要打爆美帝——因为我们的军队强大了、经济起来了。弱化一点,中国一定要控制什么什么、一定要发展什么什么,要复兴,要荣光!诸位,我们恢复汉唐的盛世和日本恢复战前的繁荣有什么区别!我们地大物博,但是人均依然很少。现在我们警惕的恰恰不应该是国外什么“复辟”、什么“鬼”,而是我们日益膨胀的民族自尊和沙文主义。 我坚持和平主义。我丝毫不认为民族之间要有战争。我坚持只有阶级之间才有战争。我坚持,战争是为了广大阶级的利益而发动,绝非一个民族对另一民族的征服。社会主义应该是World wide而非National。 永远的零 模型很棒。不管是经典款021还是原谅款052,细节处理都很好。一开始主角宫部开着052(不过我并不知道那是主角,也并不知道这其实是021)贴海飞到一条饺子边上,127炮和博福斯弹幕密度高得飞起,然而,052居然完全避开了弹幕直到拉起来之后才中了一发并没有被击落。说真的,如果这是一个真的情景,哪怕是IJN的飞行员我也要敬礼,是真的厉害。大概也就安纳金父子有这种水平吧。 至于他板载特攻有没有成功我们不知道。不过这真的够得上王牌中的王牌的水平。 然后就是跳回现代,一个昭和末年生的青年司法考试屡试不中,死了外婆。外公是个公益律师。亲外公是个IJN飞行员,然而已经死在板载特攻里了(猜到了吧)。然后姐弟俩突然对亲外公很感兴趣,就去找资料、老兵妄图了解亲外公的一生。 结果就是听到什么“胆小鬼”、“帝国海军的耻辱”等等的评价。 我失去这只手的那天,他居然看着完好无损的战机回来了,连个弹痕都没有。 那这个外孙就很绝望啊:想不到我竟然留着这种人的血液。弟弟想着放弃了,姐姐倒是想着要继续考察——毕竟自由撰稿人想写本偏右的书卖个爽。 然后就找到了一个老兵,应该是贵族出身,比较有钱,生活条件很好。 老兵幽幽地问:你觉得你外公是什么样的人? 外孙:大概……是个平成废物吧。 老兵:滚。 后面的各种回忆杀慢慢的来了。几个和宫部交流比较深入的旧飞行员讲述的宫部的故事就比较神奇。比如什么: 小队长是我见过的最好的飞行员。零式战机21型,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战斗机。它和小队长的组合可以说是无敌了。 因为他有老婆孩子等着他呀。 大概又是一个个体的苦难故事吧。 不过0比大和好的一点是,这片子描绘了较大群体在战后的苦难,也稍稍描写了被洗脑群体对独立思考个体的迫害。 感谢美国人没有把我家德川大阪城炸了。另外,陆军马鹿为什么要在大阪城里造工厂。 一个踌躇满志的IJN王牌飞行员,目睹了偷袭珍珠港的战友的死亡,开始对死亡感到恐惧——其实恐惧的不是死亡本身,而是死后家人的生计。 一个怂到天天不打空战只会高空巡航的王牌飞行员,天天教育自己的队友、学生:命要紧。这个时候他已经到了拉包尔(很巧,我也是拉包尔基地的提督),所罗门的损耗已经使帝国的倾覆不可避免。他已经开始考虑国家、民族战(败)后何去何从。这一点又比大和高了——个体不再是随波逐流,而是从更为宏观的角度上来思考。 一个失去了梦想和信念的前王牌飞行员,最终走上了特攻的道路。 是真的很绝望。好在他去送死倒是很决绝——他把自己的妻儿托付给了一个学生。 写到这里,心里很复杂。 谁愿意自己死后被ntr啊,谁愿意ntr自己的还是学生啊。 片子的结尾,宫部驾驶着021,当年他在珍珠港开的机型,拉起,俯冲,攻击饺子的甲板,和当年荣光过的机型一起死去。美国人大呼:难道他已经知道诀窍了吗?不过这个镜头妙就妙在没有给出最后撞上的场景——他也许撞上了,也许没有。这个留白给了崇拜主角的观众一个缝隙。虽然讲道理肯定是撞了。 很久以前看终结者,应该是2吧,州长最后指指自己的脑门,跳进钢水,化掉天网的芯片。不知道为什么,这两个镜头给我的感觉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至于他的外孙,以及隐射的平成废物们,你们真的明白了祖辈的精神和右翼大叔的良苦用心吗? 至于我为什么不直接说神风特攻,emmmmm,这玩意儿不神,神风救不了日本。疯倒是挺疯的。

  • 再见了,古典

    再见了,古典

    嘛这本书读了也有些时日了。是今年4月选考前看的。买的是商务印书馆的世界学术名著系列。当然是修昔底德写的。 虽然说修昔底德想要站在客观的、超脱的视角看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但是不可避免的,他是个雅典人,是个奴隶主。照我国这些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学家看,修昔底德虽然伟大,但还有很多不足。这未免有些矫枉过正。什么时代有什么样的主义和观点,毕竟你不能指望黑暗时代的人同意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然而奇怪的是现在有人可以接受并认同中世纪的死板观点乃至宗教迫害。 我其实最终没有看完这部大部头的历史著作。一开始我是不知道结局的。在我的阅读过程中,注释和修昔底德颠来倒去的叙述顺序让我越发地怀疑雅典要战败——事实果真如此。当我看到雅典远征西西里失败的时候,我结束了我的阅读。我已经知道结局了。 真的很伤心。我对雅典的印象很大程度上来自拉斐尔的《雅典学派》和高中历史教科书。从心底里我是支持雅典的,虽然这种制度有它根本上的缺憾:不够广泛。但我就是喜欢。那是一种精英对底层的专政。精英不用考虑自己的生活来源,只用在政治、文学、科学上努力突破。当然这是很反历史唯物主义的。但是要我说,这其实是时代的社会分工的结果。但这种结果一代代相传,变成了反动的、不合理的。虽然伯罗奔尼撒战争实际上是精英(统治阶级)之间的内斗,为了更大的政治利益,但却不可避免地需要奴隶的生产支撑。比如修昔底德就提到,希洛人的逃亡引起了斯巴达人的恐慌,正是因为后者的所有生产都依赖于前者的劳动。再有就是奴隶主和奴隶主之间的战斗,只是他们限于对自己这个阶级所有的资源的争夺。一旦奴隶造反,那敌对的奴隶主就会联合镇压。 阶级内部的矛盾还是会在阶级之间的矛盾前让步的。 喜欢雅典还是因为这种所有精英的话语权(讲道理)都是一样的。大家对问题可以礼貌地争辩。而非斯巴达那种家族搞搞统治。所以我还是讨厌罗马那群人,把好好的罗马搞成什么样。 还有是因为雅典海军强。 那个时代的政治、外交,和现在没什么两样。拿钱、国家安全保障拉盟友。因为争地盘和地位打仗。有不同的也就是作战方式和战术。战略都是一样的。因为武器变了而人没变。 比较神奇的是古希腊人的城市攻防技术。说起来那是有铁器都应该是大佬了。那会儿是多会儿?公元前四五百年!中国也就刚有了铁器。希腊人是直接铁板上去。讲起来都是石头筑墙、铁皮外包。你这怎么生产得出来!那个时代的生产力和资源!希腊奴隶搞得?攻城那就更厉害了,铁皮石墙都给你拆掉。虽然修昔底德强调真实,我还是觉得这不对。包括有关黄金的数量。希腊这么能产黄金?我知道色雷斯资源是不少,但也不至于挖出好几吨黄金堆在雅典卫城吧。 很可能有夸大的成分在。他的前辈希多罗德不就曾说北非沙漠里有人那么大的蚂蚁吗? 质疑归质疑。但是这本书很难看下去是真的。因为修昔底德的文字朴实,叙事的时候修饰很少,所以看起来比较吃力。不会有什么: 伯利克里饱含热泪,哽咽着说:“大家等下,我有话想对大家说。” 雅典人没有听到。 他又大声说,带着哭腔…… (以下《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讲话》) 也不会有: 德摩斯梯尼站在舰艏,拔出雅典公民们赐给他的宝剑。这把剑上纹饰着很多增强力量的咒文,是在雅典娜的神庙里祝福过的。他借着宙斯的女儿雅典娜赐予他的力量,迎着风大喊:“雅典的公民们!……” 这不是他的风格。加上这个版本的翻译用智障一般的谷歌翻译风翻译了英语版,动不动来个“真的,谓语+其他部分”,或者“句子,那么,句子”。显得更加质朴和难读。可以仿写一句给你体会一下: 真的,知道了商务出版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系列的翻译风格是这样的,那么,就不要再买《高卢战记》了。 而且修昔底德智障一样的排序,你时常要在好些年份里来回跳转,有种秘技·左右反复横跳的感觉。 批评家认为修昔底德好在真实客观,只有他亲身测量过、经历过、求证过的内容他才会写出来,比起很多后世的歪曲事实的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好得多;不好在囿于奴隶主阶级,没有全面地看世界,比如奴隶如何、当时的艺术文化如何,统统没有写,而希多罗德就会耳闻则记,所以他的《历史》一书就很详细。 针对这两个观点,我都只赞同一部分。首先,历史的基本要求是真实,但是历史资料的获取是难以鉴别的。而资产阶级历史学家歪曲事实的原因,恰恰是他们没有拿到正确的真实的资料。如果没有赫鲁晓夫的揭露,恐怕斯大林仍然是受人爱戴的领袖,历史书里也不会对他有那样负面的评价。第二点,这是一本战争史。《历史》严格意义上说,讲的是希波战争时期的历史,因此方方面面都会讲到。而修昔底德很明确,这本《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就是讲这场战争的,只讲与战争直接相关的事情,因此有关文化艺术方面他就只提到了几出有关战争起因的戏剧。这种写作方针虽然可能忽略了一些历史,但是更能突出所要讲述的历史,是合理的。 这场战争之后,希腊就烂了。古典的接力棒要由罗马接下去了。但是罗马又有什么建树呢?我觉得吧,古典时代在雅典投降城破的那一块就结束了。  

  • 拉锯战!高考志愿填报

    by

    in

    终于到了填志愿的时候。说真的填个志愿很不舒服:前有同学朋友亲戚围追堵截问成绩位次,后有父母家长严防死守盯志愿。想填个军工从此看破红尘远走高飞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都没机会。 比如我们的好朋友席巴,就在和父母的拉锯中退缩。但是他不想放弃,仍然报有对“ha工大”的梦想,对985的幻想雾,对C9的狂想弥天大雾。于是他发了这条说说向我们求助。 有秀优越的: 有同病相怜的: 有正经摆道理的: 真有道理啊,我也想读船舶、飞行器、水声、制导、兵器类啊…… 当然也有出不正经主意的: 其实他妈的想法也对: 她就特别伤心地说:你要是去了哈工大我以后就半年才能看到你一次了……怎么破 而且人脉也都在家乡附近。我妈也是因为这个很担忧我去了西北西南东北会不爽。 讲真我还是觉得家长的想法和我们的想法有些脱节。比如我真的是喜欢什么我才会报什么。当然按我爸的说法: 你这样目标明确的孩子很少的。 先不谈为什么说我是孩子。有点小生气 。很有趣的是我认识的身边的人基本都很有自己的想法。不是说我们自己把自己的路走窄了,比如我妈就反复和我讲她当年可是一点当老师的想法都没有的——她想去那种发制服的单位,感觉特帅,所以考警校什么的。然而现在已经是市县?里教育界的政协委员了。我感觉吧,要是我妈当年考上了警校先不提有没有我这个问题,可能过的会比现在苦一些,但是不会有怨言吧,比如这个工作累人又没什么正薪之类的。反而会默默地跳槽出去做个生意什么的。要是她做生意什么的,可能会收入更多一点——也可能会更辛苦。也可能就一辈子待着警察系统里,做做办事员,喝茶看报等退休。总之不会像现在这样子又忙又累。 自己选的路可能更喜欢一点吧,毕竟自己的参与在里面。 这几天每天我家都是开会到深夜到第二天。其实这种修仙也不怎么难。你要是从11pm开始打钢4,你很可能会在11am才发现应该吃点什么了。反反复复地翻志愿书,把志愿从最初的二十几个搞到六十几个。排好顺序最后在前20里填了几个清北复交或者屌炸天985和211。还是喜欢上海,我想那里会是我梦想开始的地方吧。 志愿从考完就开始在研究了,直到今天才真正结束。有时候想想这种事情也确实需要经历一下子,不然高考也是不完整的。有些人可能会厌烦,直接来找M_E老师问怎么填。我自己都是瞎填的,当然教你们瞎填啦雾。其实我一直以来打舰C之类战略类的、到处搞什么资源配置的游戏,对志愿填报还挺有帮助:打法和填法在思路上有相同的地方。怎么分尽其用啦,怎么填最好的自己喜欢的院校专业啦,是院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啦,都是要战略眼光的。我不是说我战略头脑好。 这几天天天吃咖喱。发现还真的不错。镇守府天天吃也有一定的道理。不要辣也是对的,因为好吃。其实还是因为长门不吃辣辣。 填志愿真的挺耗心血的。真的。但也是挺重要的。发牌看天意,打牌看水平。

  • 【腐朽的小布尔乔亚】拍照和毕业酒会

    不喷不舒服。 今天我正式要告别高中同学——屁咧!还有志愿填报会见个面、出去比赛带个车震王。 讨厌归讨厌,但是要和这些可爱而又有点小作的老师们分别还是比较可惜的。我不讨厌老师。好在24号应该还能欣赏HZ卓越的单口相声,或者明明应该金长林和陈平共同演绎的双口相声变成的陈平的单口相声。 然而为什么要拍照呢?我还是很怀疑家委会只是单纯地跟风和想把钱花完。几个摄影师,不客气地说,都又蠢且笨。当然他们的专业本行倒是不赖,拍照技术的确不错——人家吃这碗饭呐。然而各种安排,效率低下,顾头不顾腚。虽然这可能不赖他们——3班无组织无纪律那可是有名的。在各位的机智和活跃下面,他们仅有的逗趣的、想引起我们注意的话都显得智障而苍白。为了引起注意不是大喊“最后一次和女/男同学**的机会”(*内自填,你们发挥的我概不负责)就是“他(指着拿相机的那位)黑不黑”或者“老师帅不帅”或者“女生美不美”,无趣。中国人吃口饭都不容易啊。留点口德。 还有换什么“班服”这才不是我儿子HJ精心设计的那几款而是摄影师们和家长协调后租来的地摊货拍什么集体照啦、组合照啦。真的觉得很尬而且很丑。加上在学子广场上拍,高一高二下课了就强势围观。怕不是要后缀数组窜天猴。 唯一让我心情好一点的就是带了laptop过去可以在等待的间隔来两把东方。还有就是机械键盘被强势围观装逼成功。还有就是下午手机到了Sony大法好 我的个人照怕不是会尬上天【SCI年度最佳论文】关于什么叫做温州中学宅男和镇守府司令官。 本来想向别人借cos装的。结果只有女装能立刻借到。不,我不会响应某人的号召穿女装做dalao的。 中午阿外楼。哇真的是小布尔乔亚向往的生活。金碧辉煌,低调奢华,内涵有没有就不知道了。虽然我不是第一次来阿外楼,但是还是想说: 这都是人民大众的血汗堆积起来的。 吃的菜很奢华。然而并没有吃多少,因为在狂喝rio。敬酒不停。老师同学轮番上阵。有点醉了。真的有点醉,脑子不清醒了一个来小时。好在我最近在修仙,这点控制力还是在的,没有断片。啤皮的就没喝。不然真要抬回去。 真的很感谢老师。感谢HZ,感谢ZM,感谢LF,感谢CP,感谢老罗,感谢小薇,感谢微伐。本当に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 只睡了三个小时真的不行。可是现在还在赶这篇稿子。已经是翌日了。 比较有趣的就是架着班里的CP(此CP非彼CP)去喝交杯酒。很可惜也很高兴没有我,本来可能会被架起来去喝的。当初还是too young,拒绝了人家的好意真的有吗?存疑。都是疯传。别自作多情。大家都起哄,拍照,传视频——第一个就是我,流量dalao才敢传。总共有3对“新人”惨遭绑架。是的阿姨她妈虽然在场但是阿姨上场时被迫掩上了脸。 我还是不赞成这种事情。虽然喜闻乐见,但是当事人还是真的很不舒服。即便是真的有暧昧关系,也太过。这还是一种对人权的践踏,不过是换了一个比较让人容易接受的外衣。和阿人、闹洞房差不多。 散就散了吧。别回忆太多。路还长着呢。

  • 【2017高考记录】决战!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Part3

    【2017高考记录】决战!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Part3

    by

    in ,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达,请报告那里的公民:我们阵亡此地,誓死仍恪守他们的命令。 最后一天了。昨天小小地修了下仙其实还是因为睡不着这几天都睡不着能睡着的都是大佬。早上醒得也挺早。这几天可能得喝咖啡上劲了,有种不吸鸦片就没力气干活的感觉。 最后一战。HZ委托同学在班级群里发一些什么“一带一路”、空气污染、共享单车的应用文范文,我怀疑他是写了全国卷的语文作文。突然很想吃杭州的定胜糕,讨彩头嘛。 英语 如此简单。但是很后怕,因为容易错。上次也就是这样的感觉。估计是翻车了。985还有没有都是个问题。要和ZJU说再见了。Ade!交大。Ade!我的未来。关于Ade是什么意思,我怀疑你没上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不过我还是小小地违背了一下我自己的想法。故事续写md老子练了半年概要,教育部你们这个概要的题型是在干嘛,无限期度假?的故事是一个狼和骑行人的故事。本来想让主人公给狼吃了,但是感觉很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想想看狼又不好杀,我也不能接受藏羚羊式跪拜的狼:所以我就让狼被吓跑了——这也不太对啊,狼这么凶悍。反正我就是瞎编,用什么“能让聋子听到的声音”吓跑了狼救下了主人公。 还是段子手厉害:把狼杀了拔毛做刷子。然而狼毫是拿黄鼠狼和兔毛做的。 所以HZ提供的什么材料什么都没打到。真的很尬。 HZ听到我续写没有写偏写怪的时候,脸上露出那种略带放松和欣慰的神情——这个欣慰真的是。 风萧萧兮易水寒,相见时难别亦难 高考就这么结束了。真的感觉很快。三年弹指一挥间我就从高中离开,变成了一个要上大学的人。毕业典礼的时候我感到非常地兴奋,因为终于可以离开这班人了——令我不适、难以融入的一班人。然而要离开我热爱的学校这一点又让我很悲伤。人总是这样的矛盾共同体,不是吗? 人有悲欢离合。 记得一班的ysm曾经问我:“你喜欢高中多一点还是初中多一点?”我对她说是高中。因为这是我找到归属感的地方。这里有我的社团,有我的损友,有我的爱好,有关心并且指导了我人生的导师,有我奋斗和努力过的痕迹和纪念。我在这里建立了镇守府。我在这里找到了爱好和未来。我在这里邂逅了μ’s和她们的故事,虽然当我知道时她们已经接近企划的结尾。我在这里制作出我人生中第一部微电影。我在这里学会了种种技能。我在这里从民主主义者转变为社会主义者。虽然我时常回忆我的初中,那里也有我要好的损友,我也在那里努力和奋斗过。但是更多的却是一段不完美、单向的感情——一种只能自己咀嚼的玩物。可能我年纪轻轻就已经是一个周朴园了。 ysm说她更爱初中。也许她的初中之于她和我的高中之于我一样。 这里是我打开梦想之门的地方。这里是让我充满力量的地方。这里是我的青春。 浙江卷让我们写“三本书”,然而我只能搞搞什么山本56。如果祂让我写一个有关梦想的故事,哪怕奇葩到写一个脚本,我相信我也能写出来。 三垟浪子渎畔的三年,远远超过我生命中其他15年的意义。三年前的我意气风发,大概不会意料到接下来三年一连串的失败和打击。三年前的我以为自己已经完全了,大概理解不了什么是“补完”。三年过去,一个少年变成青年,他成熟了,生理和心理上的。再也不会说什么两(yi)米(mi)一(wu)五(wu),再也不会自豪地说“他能拿一等,我就敢进省队”,再也不会把美好当做永恒的真实。 我想,我的“补完”才刚刚开始。

  • 如何创造黑暗:htmlXcss的暗幕

    by

    in

    上帝,盘古,或是其他的造物主,都诞生于黑暗 很多时候我们有想说但又咽回去的话。对方可以通过我们的表情、动作来了解这些“隐藏”的内容。可是,这种话写不出来。写出来就失去了潜行的效果。 当心,你的,背后。 所以我们有了暗幕。 这种东西最早的广泛使用应该是萌娘百科。萌娘上的词条要想没有暗幕,那得要足够冷门。暗幕在萌娘上的主要作用包括: 介绍剧情但又防止剧透 少儿不宜的内容 词条编写者的吐槽 对同一事物表示两种不同的态度 这种作用和删除线可能差不多。但是比删除线更好。因为如果不想看就可以不看,但是删除线仍然可以看到内容。这样的话暗幕就和白条(白底白字)差不多。但是白条难以准确地选定(在白色背景上,我们并不知道白条会有多长)。但是暗幕,长度很明确,也很吸引人。的的确确让人有“你知道的太多了”之感。 好的干说了这么久前戏,我们回到正题。怎么做一个暗幕呢? 最早萌娘上的暗幕是用<span>标签直接改颜色和背景色的。 <span style=”color:#000000;background-color:#000000″>暗幕</span> 后来在这个<span>里加上了一个title属性。 <span style=”color:#000000;background-color:#000000″ title=”你知道的太多了”>暗幕</span> 再后来因为使用的词条越来越多大概就是几个维护者特别喜欢用结果带动了不良风气,官方干脆就在编辑器里直接加了暗幕标签,也把暗幕标准化了。 于是我们看到的暗幕标签变成了这样。 <span class=”heimu” title=”你知道的太多了”>暗幕</span> 至于anmu这个类,是定义在style.css里的。颜色也统一了一下,更加合理。 .heimu{ color: #252525; background-color: #252525; } 这样一来,这些标准化暗幕下面的文本,就只能由用户自己用光标选定之后才能看到了。 但是这样毕竟不方便,所以后来萌娘由把暗幕有关的css改成了这样。 .heimu{ background-color: #252525; color: #252525; text-shadow: none; cursor: help; } .heimu:hover{ color: white; } 这样一来,用户只用把自己的鼠标移动到暗幕上就可以看到暗幕下方的内容。 至于本站的暗幕是怎么做的…… 那就简单多了。直接定义一个anmu类。这样唯一的不足就是鼠标移动上去后没有提示:你知道的太多了。 anmu{ color: #505050; background-color: #505050; cursor:…

  • 【据信是我高中最后一篇读书笔记】我的二〇一六

    这是一个闰年呢! 几多欢喜,年华已逝;不免悲伤,展望明朝。时间过去为什么要高兴呢?展望未来又为什么要悲伤呢?大概也就我这么想吧。倘若再早一年,恐怕我也是兴明朝而叹昨日的人。 发生这样的转变,和二〇一六年很有关系。名言:都是时臣的错,世界没有错。为什么,百度去。 扯远了。问题的关键是,我究竟在这一年经历了什么鬼畜的事情?我们可以通过经济政治文化三方面的变化来推知和分析。在此向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位导师致谢。 经济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简单的说,二〇一六是我学会花钱的一年。比如柜子里满满的手办,比如乱买的周边,比如脑子发癫在LL里充的几百块,比如一口气买的几支钢笔和色彩斑斓的墨水。这导致我在朋友圈里被认为是在非洲挖出了石油的大酋长。对是非洲。我这么欧的人怎么能忍受这种侮辱呢?所以我就当场给他们抽了一个小电视看看(来自bilibili直播),当场造了一条大和给他们看(来自艦隊これくしょん),当场抽了一发10连给他们看(来自ラブライブ)。不过自从头戴AKG的我出现在公众视线中后,找我借钱的人一下变少了——地主家的余粮都买耳机了。也导致了我1111和1212没有参加团购大战。 当然开流也就要开源。我开始卖技术笔记——生意不好。开始卖网络加速服务——生意不好。 做生意和买东西一样,相当费神。自然少了不少学习时间。挨骂好像也很正常。毕竟我打听了一下,重高高三而卖东西的人,还真没有——放弃治疗的倒是又不少。 挨过一天没有挨骂的日子,还不高兴?明天说不定就要上刑场了,还不害怕? 政治 一个人如果到十四岁还不是理想主义者,他的一生是失败的。 之前的读书笔记里我把刘渝、林达、黄仁宇这些人喷气式批斗了一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是一个左倾的危险分子。特别是帝国主义国家要害怕我这种连卡贴都是切格瓦拉的世界主义者。 美国大选年。大选日我在机房刷了一天BBC啊CNN啊NY Times啊。最后结果……日。伟大美帝终于要倒台啦!然而我很伤心。 520蔡英文雾岛上台。嗯我们家深蓝。 Brexit了。玩脱了——一不小心就脱了。 整个世界都距离统一的共产主义社会越来越远。要是外星人入侵怎么办?根本组织不了统一的防御啊!入侵外星就更不必说了。 顺便提一下,中国不会有蔡英文或者川普这种人的。因为费厄泼赖在中国不仅仅需要缓行,而是根本行不通。几千年的精英政治和寡头体制(少数几个时代可能可以真正君主专制)传统和根基一旦动摇,又一次文化大革命要来。更何况中国缺少改变的勇气。几乎没有人认为自己是下一个毛或者孙。只关注自己的刁民又有十亿之众。所谓“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实际上是我们伟大的教育体制所培养的最好的“精致的利他主义者”,到最后融入利己主义社会,该问谁?鞭挞北大清华吗?先鞭挞你自己吧! 文化 就算穷得只剩裤头,也要优雅地喝下午茶。 虽然马克思说:文化是上层建筑。也就是说,贵族都穷得只剩裤头了,是没人喝下午茶的。然而仅仅一个贵族穷了,倘若他不坠青云之志的话,赊账喝喝下午茶也使得,丁举人家的东西也偷得。 是窃!读书人的事,能叫偷吗? 先说说都看了什么书。有点多。我们先讲电影吧。 岁初看了星战7。毕竟我曾经也算是国内星战圈的大佬。我还是比较高兴地看到米老鼠把这个经典题材拍出了平均水平。至少比某四爷指导的某同名小说改编的三部曲要好。 然后是《伤物语·铁血篇》。日本票房全靠死忠撑。融合了凶杀暴力、古代传说的超现实主义动画电影。就内容而言相当浅薄。看的原因纯粹是为了用海洛因麻痹一下被大麻麻痹的神经。然而艺术表现相当出彩:不论是画面的表现力和冲击力还是动作、画风与人物情感的联系(注意画风和情感的联系),都淋漓尽致地表达了我想表达的意思(我指如果是我改编《伤物语》成电影的话)。就艺术价值而言,远胜类似题材和内涵的动画电影。我们不讲Fate,不讲小圆,不讲超炮,不讲柯南(现在都变成什么垃圾玩意儿了),就是因为物语摆在那里——如果心理承受力差一点,很可能就看不下的一个系列。深夜党就是喜欢这种爽东西。 这么高的评价无非是标榜我自己是一个穷艺术家。就是那种聚居的,没钱的,一下子搞不成作品但是狂赏析的那种。 在春季档的片子讲道理都很难卖座。虽然春天是动物发情的季节,可是现在的禽兽们都不去电影院了,直接就在山岗上、在荒野里、在斗室中、在教室和办公间、在公厕的隔间、在食堂They are everywhere。《荒野猎人》讲道理是一部很好的片啊。你看小李子,把自己搞成一个没风度、没营养(也不能这么说吧,毕竟蛋白质和脂肪摆在那里)、满脸胡茬、直男癌死前的一个中年穷苦大叔。怎么形容呢?就是没有雷欧克米莎霍弗的雷克萨。对,披上皮草就是雷克萨。然后就拿了一个最佳男演员。导演顺手拿了一个最佳摄影奖。说真的,这分镜,这场景,这拍摄难度,这表现力,这镜头构思,真不是盖的。如果要我们,微电影最佳摄影奖的得主,去拍——等等,好像我们称赞他已经够格了,也不需要更多解释【专家脸+推眼镜】。还有开拓精神的力量注入,简直就是学考前必备提神醒脑冲击100A的良药啊。 长达数月的息影。 12月2日。万象城。《你我的名字》。首映。具体的经历感受等等,上篇讲过。不再赘述,请自己移步。还有,很想知道豆瓣上不打10分的人是谁。 还有不少消遣的片子。 12月31日看了一部故事长片《林肯》。看着片名就知道很左。政治很正确。然而拍得像歌剧。各种场景夸张得就像百老汇布景。 书,比如……详细的展不开,就列书单吧。虽然不一定全,不一定详细,体会即可。 古龙全集。kindle上买的。自从上海遭窃后,就没了kindle,自然也没机会看了。 阿西莫夫《银河帝国·基地》以及一些其他阿西莫夫的机器人短篇。同上。 当年明月成功的历史发明家与历史小说作者,还没奉诏就继承了祖师爷司马迁的大统《明朝那些事儿》同上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外一种:汉文学史纲要)》商务印书馆中国近代学术名著系列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同上 钱穆《国史大纲》同上 钱钟书《谈艺录》同上然而并没有看完 卢梭《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商务印书馆学术名著系列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同上 柏拉图《理想国》同上然而并没有看完 卢梭《爱弥儿》同上然而并没有看完 《古文观止》上海古籍 《诗经》同上 《楚辞》同上 鲁迅(辑)《唐宋传奇集》同上 东野圭吾烂大街《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烂大街与烂俗与变态系列《白夜行》、《幻夜》 莫言一言不合就开车与烂大街与变态《丰乳肥臀》 吴军“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系列《浪潮之巅》、《硅谷之谜》 《今夕物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