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英勇坦克手

  • 四部黑白时代的电影

    四部黑白时代的电影

    最近忙里偷闲,看了点电影。今天是11月1日,不出意外接下来要即刻写完手头的🐎代和作业复习完要考的考试然后再把新上映的《天气之子》(建议改名“现充之子”)、(精日美分)《决战中途岛》、(快乐与友情)《终结者6》看了。 也就是说这个月要用爱发电写的文章可能很多QAQ。 不扯了,上电影。 战舰波将金号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呷脯呷脯链接 https://www.bilibili.com/bangumi/media/md28221467/ 剧情的话没有提前看过简介还是相当难理解的,毕竟是黑白默片的年代(1925年),只靠画面和转场时的字幕要想彻底理解敖德萨水兵暴动的过程还是相当难的。如果是看呷脯呷脯的朋友观看的时候建议屏蔽“北影”弹幕或者直接关弹幕看。 看这部片子最精华的部分是敖德萨阶梯。导演爱森斯坦运用蒙太奇手法将一场屠杀解构重组,突出了人民大众的无序和哥萨克士兵的残暴。如果以正常时序来描述,这一事件是:敖德萨人民大多得知战舰波将金号上的水兵暴动→民众自发地给起义士兵送给养→民众聚集在大阶梯上为送给养的民众和士兵们呐喊助威→当局纠集哥萨克士兵来到大阶梯弹压→民众逃散,士兵开火→有民众倒地,有民众向士兵请求停火但被枪击→民众逃的逃死的死。而在士兵到达大阶梯之后的画面就开始急速高频切换。通过对数个个体、小群体的特写来展示同时发生的事情,这是一种相当实验派的拍摄(当时)。 说真的,当时看到这里其实我没太懂影评界为什么能把一个“多线程上下文切换”的事情讲的那么离谱和复杂……可能这就是艺术家吧。 没错其实这里就是多线程。不同的个体和小群体的表现是不同线程上的事情,而我们只有一块屏幕,观众同时只能关注一个小场景,也就是只有单核CPU能够处理。为了让各个场景的剧情可以同时推进,也就是各个线程的计算过程可以同步进行,调度程序(导演)就通过给各个线程(场景)分配CPU时间(影片时间),并且使用轮询调度来运行各个线程。 其他的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剧情其实也有点乏味。不是特别有趣。会看这个片子还是因为砍口垒里有一款家具就是这个电影的海报。田中先生真是博古通今学贯和洋。 英雄坦克手 1962年根据真实人物、战例改编。建议关弹幕看。PiliPili链接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2125242 剧情的话就是英勇的人民军队的T34/85坦克暴打米帝坦克。有一些神剧成分。不过影片参考的战例其实比片子还神剧。片子花了一半多的时间来描写朝鲜人民和志愿军之间的友好关系。也充分描写了敌人的强大与我们虽然强大但是还不够强大的事实。不过确实这片子的坦克手不能叫Tanker,应该要算Tankist。 片子开头的场景就是敌在步坦协同下对我阵地发起进攻,其中敌士兵基本由当时的PLA士兵扮演,坦克有少量M4A3E8(确信为缴获),但主要是由T34套壳扮演敌坦克(因为没有缴获能动的M26大头怪,基本都是t34扮演的M26)。前线战士奋勇还击,虽然打退了敌进攻,但是仍然遭受敌坦克压制。前线指挥官因而向上级打报告,请求调派坦克支援。 然后就是片头曲。说真的这曲子还挺有趣,我觉得可以整一个开车的时候听,但是找了一圈没找到曲子。演职员表里有一位军事顾问王超大校(拍摄时)。据资料,王超同志为抗美援朝时志愿军的坦克部队总指挥官,后来还升至少将。 接下来就是漫长的T34爬山路躲空袭……有一说一,以T34的功重比,片子中的山并不好爬。并且以T34发动机的保养时间来看,片中的行军并不合理。不过嘛,考虑到这可能是安东星发生的战斗,应该是没什么太大问题。 在一次躲空袭的时候,车组从隐蔽的防空洞回到车上时,遭到了米空返航的P-51的回马枪。驾驶员不幸被敌机发现,遭到机枪扫射。腿部不知道时中弹了还是被飞起的石块、弹片击中,流血受伤,但是他仍然能够坚持开坦克,哪怕靴子里灌满了血水。这里我觉得非常不合理。首先不说敌机使用的大口径机枪直接命中人体造成的损害,哪怕只是溅起的弹片或是石块集中腿部造成的“轻伤”,也足以影响人体发力。而苏制二战坦克出名的“大力出奇迹”、“用锤子敲排挡”等等特点,需要人用极大的力量才能操控坦克。怎么说,东亚超人?后面这位英勇的驾驶员甚至拒绝接受治疗。在长时间失血的情况下,甚至昏迷了一次。我不知道志愿军战士是否真的有这样的伟力,能够在随时可能昏迷的情况下坚持作战。希望这样的事情不会再发生…… 爬坡爬一半的时候车组发现前方山路上有一颗米航弹,似乎是哑弹,但是挡住了去路。英勇的炮手冲上去把炸弹挖出来丢下山崖,然后爆炸了。万幸,车组与坦克无恙。 整个片子我认为最精华的部分,就是从车组乘员在夜间主动出击开始到结束大约1/3到1/4影片长度的部分。车长张勇(很抱歉只记住了他的名字,这个片子的人物塑造非常失败,各个人物同质化非常严重)向前线指挥官提议单车主动出击夜战(其他车组因为空袭无法按时赶到)。在前线指挥官表示“太危险,我不同意”的情况下,张勇向上级指挥部提交作战请求,得到上级通过并出击。T34先是渗透过敌方防区,并且向敌后运输线发起攻击,在混入敌运输车队(?)后,击毁敌坦克2两辆。 但是在撤离时出现了一些偏差,驾驶员因为之前的伤,操作失误,撞进了一个弹坑,没法动弹,而敌炮火打击随风而至。车长急中生智,用踩油门控制引擎声大小的方法,欺骗敌人坦克已撤离。然后原地伪装等待白天反攻。伪装那是真请了PLA装甲兵来做的……在黑白片中,远景还真看不出来那儿有个坦克…… 接下来就是大量的车内场景。就我所知,T34的车内空间非常狭小,大约5名成员需要挤在一个格子间大小的空间内作战。那当然非常热了。这个地方我觉得摄像非常有水平。 天亮了,又打掉几辆来犯的敌坦克,再是和步兵同志反攻了。虽然算不上《T34》或者《少女与战车》那样的纯坦克对决,不过步坦协同进攻还是非常好看的。车组最终战绩是5辆敌坦克,损失装弹手一名,车长、驾驶员负伤。 本片车组的原型为志愿军215号车杨阿如车组。之前提到这个剧情很神剧,比如什么混入敌车队偷袭得手两辆,原地压混引擎声伪装,这些还真就是这个车组整的。而比神剧更神的是……杨阿如车组无一牺牲负伤……片中的车组原配的炮手生病没能上线,临时调了一个神炮手来(这里还有些人际矛盾戏),杨阿如车组都是原配……并且杨阿如车组后来还拿了集体一等功。 拍得挺一般的,说教的文戏比上车打的武戏成分多多了。喜欢看坦克战的还是隔壁《T34》好了。 《罗生门》和《七武士》 真正大作。黑泽明NB。使用bilibili观看请关闭弹幕。罗生门https://www.bilibili.com/bangumi/play/ep283601。七武士https://www.bilibili.com/bangumi/play/ep284448 剧情好,摄影好,演技好。美中不足的就是《罗生门》的打斗场景太过直球,没有那些好看的动作和操作,这个还是得等邵氏出来才有大改观。 上面的片子讲剧情那么详细主要是给读者排雷(就别花时间看了)。但是这里会讲的比较略,还是希望能看一看。 《罗生门》的故事直接批判了人性最纯粹的恶。每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描述同一个事件的时候采用春秋笔法,夸大和忽略对自己有利和有害的部分。实际上这个片子是芥川龙之介根据《今昔物语集》中某一个故事改编的《竹林下》,《罗生门》是另一篇芥川改编的《今昔物语集》的故事(不过也是揭露人性恶的故事)。因为我既看过芥川的小说,也看过《今昔物语集》的原故事,所以我其实相当于先被剧透过。但是黑泽明和编剧桥本忍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在充分理解《罗生门》和《竹林下》两篇小说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角色的视角和细节,用插叙的方式穿起剧情,用更直白的方式向观众讲解人性究竟恶在何处。至少我看到了新的内涵,因此我认为就内容改编上,这片子是很棒的。 最后的一个场景也是开放式的结局。樵夫抱走孩子,是否是真的出于本心?和尚给出孩子,是否是真的信任樵夫?也许那个被遗弃的孩子,就是樵夫的孩子,因为孩子实在太多了。但是放任乞丐拿走孩子的衣服,那孩子应该不是樵夫的孩子。和尚抱起孩子,是真心想要抚养这个孩子吗?最后是不是顺水推舟把孩子丢给樵夫呢?看完片子我确实沉默了一会儿考虑这些问题。其他的影评应该也会有这样那样的分析。但倘若真的以极恶来揣度人,那真的太可怕了。这里,我还是宁愿相信他们的说辞,让人们对人留下一个好一点的遐想吧。 其实想到这里挺想说说《Devilman》的。太暗了还是不说了…… 而几年后黑泽明拍的《七武士》就完全不是这样的风格。200分钟(含10分钟休息)的片子,所表现的人的淳朴、善良、侠义,是与《罗生门》中自私自利的恶完全不同的。片子虽然很长,但是各个模块的剧情非常吸引人。超长的篇幅赋予了这部片子极大的空间来表现人物关系、性格特点、社会环境,片子的容量太丰富了,无愧日本电影第一杰作。 该片想要表达的,就是与《罗生门》中自私自利的众生相对应的真正的“武士道”。而这种“道”在我看来就是中国的“义”。人类总是能在人类品质的极端找到共鸣。 这两部片子的男主角和我之前讲过的《太平洋的奇迹作战 基斯卡岛》的男主角是同一人,可以看一下。三船敏郎确实很有男人味,我能隔着黑白的画面闻到他汗出如浆的身上浓郁的汗味。查了一下这位演员还演过两代连合舰队司令,有机会再找来看看…… 因为我没有相关资料,所以这两部片子的社会影响我并不能确切的说明。倘若战后的日本确实如《Internal 0》中说的一样,非常的贫穷和困苦,我觉得《罗生门》中所讲述的恐怖社会并非没有可能出现在当时的日本。而重新把“武士道”拿出来讲,也许也有重振国民精神的意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