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谈三部很正确的片子

本文不会使用<anmu>标签。并将尽力避免van笑话出现。

WWI,第一次世界大战,参战人数高达数千万。双方也付出了千余万人的伤亡。战场持续了4年多。

中国的解放战争,国外多称第二次国共内战,参加人数前后约千万余。但是要是算上后勤(CCP一方的后勤很大程度上依靠老百姓推小车),我认为不比WWI小。WWI的欧洲战场,主战场,与中国战场也体量相当。

这场战争从1945年开始,中国大陆战场到49年基本结束。严格意义上说,台海战场仍是交战状态。

所以说,如果不是这是一场国家内部的战争,这场战争的规模、意义,完全是WWIII的级别。

或者说,在这场战争之后,人类还没有这种规模以上的战争。

【大决战:辽沈战役】优势火力学说与机动作战学说的充分运用

七星神将,101,永远健康,林彪元帅,黄埔四期,无指挥上限,冬季作战+15%,城市作战+15%,堑壕上限+15%,计划速度+15%,计划上限+15%,移动速度+15%,装甲部队+15%,侦查+15%,部队经验获得+5%。

反正就是p社玩家能想到的将领buff都能往上面堆。

他出关时,只有11万人,还是临时抽调拼凑的。

他入关时,有80万狗皮帽子,开着坦克,拖着155和105,带着弹幕来的。

辽沈战役开始时,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的东北野战军共有约70万人。而国民党方面是各种美械、摩托化部队,更重要的是基本都是中央军校长嫡系,约55万人。

看上去兵力是CCP方占优。但是注意啊,KMT方面武器装备总体上还是占优势。p社玩家都知道,虽然你SOV人多,但是我GER只要装备好、补给稳,也是可以分割包围各个击破,运用机动作战的策略歼灭SOV的。

但是,在CCP中央决心打辽沈战役的时候,情况是,KMT五十余万人困守在长春、沈阳、大连、锦州等城市。兵力,相反,已经被CCP方面分割包围了。

KMT利用武器补给和武器的优势,可以实现通过打通交通线、退守关内的战略。CCP方面如果不计战损,也可以达到将困兽全部消灭的目标。当然这是p社玩家蒋校长的看法。所以,蒋校长一通微操,要东北“剿总”的卫立煌把东北的KMT王牌部队撤回关内。

当时的情况是,将部队撤回有两条路:走陆路经过锦州到葫芦岛海运或者直接山海关入关(大连旅顺在毛子手里)。

焦点在于,走不走锦州。

那么,打锦州成熟了吗?

不成熟!但是也要打!

这就是著名的抓主要矛盾论断。同时指出了,主要矛盾不能搁置。

打完锦州,出门想玩机动作战的廖耀湘兵团也就是傻了,像头二哈,在沈阳、锦州之间乱窜。

塔山守住了,那就是关门打狗,你二哈活力再高也是条狗。

辽沈战役的战斗非常惨烈,特别是塔山阻击战,到后来KMT连重庆都用上了,但是还是打不动塔山。双方都是精锐部队的血拼,最后就看谁更能忍受塔山血流浮杵的惨状了。军民鱼水情的情节就是讲述战斗惨烈的。不知道是不是史实,有老人拿自己的棺材出来帮助修建塔山工事。当然这句话是史实:

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

这句话完全可以放在钢4启动画面下面的名言池,可惜解放战争不算是WWII了,这句话用不起来了。

在进攻锦州的战役里,东野的火力优势非常大。想象一下,上千门口径超过120mm的重炮一起开火锤一个小城市锤了几个小时,再是万岁冲锋,当时除了CCP的部队还有什么军队能挡住呢?

打完锦州,实际上KMT在东北就只能等死了。

大场面拍得很好,这么些年过去,再也没有上千人同时在一个镜头里出现了(有也是cg),再也没有一个有那么多人又那么长的镜头了。片中的战士基本都是真正的现役解放军战士扮演的(所以就算是国民党的兵油子走的都非常规矩),这一点可以看看片尾字幕里的协作单位。

那么辽沈战役国家为什么输了呢?指挥不动!卫立煌指挥不动,杜聿明也指挥不动,就算是蒋介石亲临沈阳,也只是做做样子,等老头子走了,该怎么着还怎么着。

【大决战:平津战役】撕裂敌人,消灭敌人

平津的战争镜头就少了,因为这是关乎中国首都的一部分。而且事实上只有天津是解放军攻克的,而北平(后来的北京)是当时华北“剿总”的傅作义起(tou)义(xiang)的。和平解放北平也让傅作义将军后来将功折罪,去做他的水利部长了(水利修得比仗打得还好)。

这里稍微提一下,抗日战争中,傅作义将军受阎锡山指挥,属于晋绥军。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就联合一些其他将领发表抗日宣言,并且在绥远(现在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多次击退日军及其仆从军。在全面抗战爆发后参与了先后参加了忻口战役、太原保卫战,是一位长于防守的将领。后来他受到八路军的影响,在自己的部队中仿照八路军进行政治化改造,战绩斐然。他的女儿是后来非常有名的地下党……

也就是说其实总管华北“剿总”的傅作义是一个和CCP渊源颇深的国军将领……

辽沈战役前期,他曾考虑按照中央的指示,北上驰援东北国军——毕竟军阀没那么傻,鬼才去。

在平津战役发动的时候,实际上辽沈还没打完。此时CCP在平津周围只有华北军区的部队,是相当少的,装备也相当差。傅作义就将自己的部队分散在各个要冲,认为一旦有事,可以用自己手中的机动部队支援。同时保证北平到天津之间的运输,使得东可上船南逃,西可进入绥远山区。

蒋介石:共军打完了东北,必然要修整,我看平津还有3个月安宁,快叫傅作义用美国军舰把兵给我运回来。

傅作义:共军打完了东北,必然要修整,我看平津还有3个月安宁,老头子要我南下,这是要缴我枪,我不能走。

(一个月后)林彪:嗝~我吃好了。

东北野战军入关是从北边来,因此CCP选择在北平到张家口的山区之间与傅作义玩,采用最经典的围点打援战术进攻张家口,意图消灭傅作义手中的机动兵力。傅作义派出最精锐的35军,一看张家口没救了,还是回北平吧,然后在新保安凉了。

傅作义吓坏了:我的妈这帮泥腿子怎么这么厉害。

当然了,隆冬脱裤子跳进冰河渡河抢占伏击地点的部队你怎么打。

之后解放军乘势穿插进入北平和天津周围,使得两座城市被分割开来。

然后就是攻克天津,傅作义(在女儿和北平学联的帮助下)望风而降。

为什么平津的战斗镜头少?一方面,这场战役的战斗本来就少,另一方面,这一部《大决战》中国共内战的结局已经渐渐明晰,不需要在战场上分出胜负了,胜负的天平已经向CCP一方微微倾斜。虽然一开始华北的解放军是劣势,但是辽沈战役结束后东北野战军急行军秘密入关,改变了平津地区的战略格局。事实上,此时解放军是势如破竹,滚雪球越滚越大了(感谢凯申物流的快件)。

而且平津战役是整个大决战系列中道具错误最多的……你经常能看见一个解放军战士抱着81杠或者56冲突突突……我还记得天津金汤桥会师的那个航拍长镜头,有个战士举着81杠发出胜利呼号。

天津还没下来,淮海那里已经打完了。

平津战役事实上是最后一集,因为这里结束之后,中国就没有真正的大战了。所谓“百万雄师过大江”,不过是百万雄师撵着残兵败将跑。接下来,中国要考虑是建立新的政权,开始新的时代。

【大决战:淮海战役】是谁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不过我还是决定把淮海放在最后讲。因为淮海才揭示了共军胜利的真正法宝。哲学上抓主要矛盾,战术上将敌人分割包围,这都是战争的表象,是强大的武器。毛主席早就说过:“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

淮海战役那就真的太惨了。不仅仅是解放军、国家两方的军队,还有成千上万的人民群众,他们都参加了这场战争,他们都为战争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对于淮河流域的人民群众而言,为什么他们心甘情愿让自己的亲人加入解放军?为什么他们心甘情愿把自己的家畜捐献出来运输自己的粮食给解放军?为什么战死的解放军战士有群众给他们裹尸布、收尸?就为了战争结束后能领到一亩三分地?

另外一边,国军的军官,不把士兵当士兵,不把人民当人民,包围圈里玩女学生。

这边政通人和,协调作战,上下一心,都能完成既定目标。

另外一边,互相推诿,友军有难不动如山,委座手谕。

讲一个很有趣的片段。片中毛泽东在推演战役的时候,见战役规模如此之大,说:

这是在赌,是在赌国家的命运!

还用赌吗?胜负已经分了!KMT执政的中国,是一个几个人站着,其他人跪着的中国,甚至是隔壁老王站着,自家人跪着的中国;CCP执政的中国,是一个几个人跪着,其他人站着,隔壁老王来了也得跪着的中国。

联系到现在,有人说要洎油,要皿煮,要多档,要什么要什么,我就问问你,你的洎油皿煮多档,谁给的?又能给还在贫困线挣扎的人什么?主要矛盾是什么?

不是CCP改变了中国,也不是他改变了中国。CCP只是推动了中国变革的浪潮,领导着中国的变化。三个代表,请。人民永远是最务实的,到底谁才能让人民过舒坦,不让人民过苦日子?是你的洎油皿煮多档吗?你的洎油皿煮多档也放弃了他的代理人呢!

不要问为什么是CCP?先想想,除了CCP还有谁?当你否定时,请给一个alternative选项。

 

刚刚提到赌国运,另一个比较有名的赌国运……也在东亚房……之前有一篇上密码的文章的密码:0x13dark。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然后和本文提到的3场战役做比较。但是这两个赌国运可是完全不同。中国自己能养活自己(去掉那些寄生虫),而那个不能去掉那些寄生虫。


已发布

分类

,

作者: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