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杂感

  • 年少的梦变成了大叔的梦

    昨天看了星战8,请让我好好喷喷米老鼠。剧透风险。 永远的X 如同零战成为了IJN航空兵的符号一样,X翼星际战斗机,是义军(rebellion,我觉得翻成“叛军”好一些)飞行员的符号。遥想当年,全银河第一飞行员卢克·天行者就是在雅文4号战役emmm标准翻译忘了中驾驶X翼战斗机一战成名,打出了“鱼雷锤爆死星”的骄人战绩。这架X翼战斗机一路陪伴他游历了大半个银河系。同时,X翼战斗机作为战中和战后“光明”势力的主力制式战斗机,征战大半个银河系,和宿敌钛战机角斗四十余年。如果说当年《壮志凌云》让F14变成了男人在海洋上空的浪漫,那么《星球大战》就让男孩有了在星际翱翔的浪漫。 说真的,我不喜欢米老鼠时代的X翼战机。机首做了一点小改动,不如原来的机首大气了,并且有种粗制滥造的感觉。这和在IJN后期零战也粗制滥造非常像。 再者,新一代的王牌飞行员波隆也没有当年卢克的腼腆、谦虚。相反,非常明显地,波隆的形象在模仿《壮志凌云》中阿汤哥的形象,然而徒具其表,本质里是一个骄傲、粗鲁、马虎、莽撞的流氓。我以为这个角色本来是韩·索罗这种桀骜不驯的英雄的候补,却在这一集中发现他根本不够格。韩·索罗虽然也是流氓,但是韩是一个粗中有细的人,是一个理智、阅历丰富的人。如果说波隆是年轻的、未长成的韩·索罗,那他还远远没有走上台面做主角或者主要配角的份。 全片一开场,就是义军被第一秩序(第一兵团是什么傻逼翻译)追着打,要撤离。然后一个波隆单挑舰队。大概就是这种感觉: 张飞:你过来啊! 曹操与众将:你当我们傻啊。 张飞:那你们又不跑! 曹操与众将:你当我们傻啊! 张飞:Rua! 夏侯兰,die 然后就是一波神风攻击,虽然击沉了一条第一秩序的无畏舰大英帝国:?,但是义军的轰炸机全部玉碎。 嘛为什么要说玉碎?我说了是神风啊! woc我当年那么高大上的义军啊,那么勇猛有智商的义军啊!沦落到恐怖分子自杀式攻击的地步。 这一个战斗几乎摧毁了能够有效威胁第一秩序舰队的力量。不得不说,波隆,你tm就是一个傻*! 唯一值得称道的就是波隆一架X翼摧毁了一条无畏舰的所有防空炮塔。 然后义军只能逃啊,因为对面派增援了。 这是第一阶段的战斗。 调色板 让一个黑人和一个亚裔去做英雄,去产生感情。我接受各种民族平等的观念,但是不好意思,你选的角色太差了。外传《侠盗一号》里你让姜文和甄子丹基友情也就算了,这个我认,而且角色选得也好,虽然不帅但是不反胃。我天你选个猪猪女孩(不好意思我找不到别的词形容,请去掉侮辱意味),这个真的让我难受好吗,你让她的sister,那个一开场就玉碎的投弹手来做这个英雄好不好。 可以说,现在的左派已经令人反胃了,他们只是为了“正确”而“正确”,相反,他们根本就没有在意过他们“正确”的那个群体的审美。我们也是喜欢光滑皮肤、匀称、美丽的好吗?这简直就是在侮辱审美。我也不要求英雄一定要“高大全”了,求求你给我一个内在美和外在美兼具的好吗?你这种只有内在美的我欣赏不来,相反只会更去欣赏女主角。 等等,这可能是米老鼠的狼子野心。 可是蕾伊也非常普通啊,属于外国良好美女。想当年,正传女主莱娅、前传女主帕德梅,个个都是各大星系响当当的美女。你这个蕾伊…… 不好意思,我又物化女性了。 还是那句话,政治正确被白左搞过头了,现在他们狂热得就好像新世纪的左卫兵。 此日漫挥银河泪,有公足壮义军威 第一阶段的战斗结束以后,义军舰队跃进到一个旧的基地准备求援,但是刚从超空间跳出来,第一秩序的主力舰队就到了。这次是要全歼义军的小小舰队。 义军方了,没油没弹没铝,莱娅提督被炸昏迷了。这里又不得不骂米老鼠吓改设定。原来的人设里,莱娅是车轮头,很可爱,但是……同时战功彪炳的阿拉胡阿克巴上将被炸死了。woc这个鱼头人可是义军从头打到尾最强提督,几乎战无不胜,居然被炸死了!我从来没有听说过为了防尾部被炮击就把所有护盾能量都转到艉部然后舰桥不放盾的操作,就算是隔壁战舰世界也知道战舰的指挥塔装甲要比炮塔装甲厚。好的这都怪莱娅提督不会玩船。 最诡异的是当年的设定是所有船的护盾都是紧紧贴合表面的,现在的设定是一个椭球。虽然看上去合理了……但是我且问你,你护盾发生器得是有多大。 当年贴合的考虑就是护盾发生器很多很小,你这靠少数几个大的护住……冗余设计在哪里? 怕是文科生设计的新船。 然后就是波隆不服新上任的霍尔多中将,联合下级军官发动政变控制舰桥。结果没有把一众高级军官先下狱,给了他们逃脱的机会。服了,这脑子,敢造反不会造反,你这辈子也就只能是个飞行员了。这个霍尔多中将那就厉害了,直接准备弃舰。我的天你海军的荣耀的。不过好在所有没有防护的运输船装满所有舰上人员之后她还能一个人坚守舰桥,用巡洋舰庞大的艉部护盾挡住炮击。 接着就真的是文科脑子了。 说好了啊,我们的运输舰是隐身的,第一秩序探测不到、打不着。 啪。爆一只。 原来有叛徒卖了他们的计划。第一秩序知道了巡洋舰是空船。 等等,你们第一秩序的火控雷达借我IJN打个所罗门海战好不好。 第一秩序一炮一个跨射不中的大和:嘤嘤嘤,连爆了好几只运输舰后,霍尔多急了,这计划药丸。怎么办呢?于是她一个人手操调转船头。 义军,你这个自动化系统借我大英帝国好不好,我们养不起那么多海军了。 然后就是用仅剩的一点燃料跳了一波超空间,撞在第一秩序的旗舰上。虽然我不是很明白为什么第一秩序的舰队用的单纵而这个霍尔多能撞中很多敌舰,但是不得不说,这真的是不屈的海军啊。 很明显,义军已经无力与第一秩序一战了。 这是第二阶段的战斗。 原力Skype上线啦 在之前的故事里,我们就已经知道,绝地武士可以利用原力在银河系范围内传播语音信息。不过这个技能是需要很强的原力使用者才能使用的。然后斯诺克大大拓宽了这个信息传播的带宽,实现了图像传输。更厉害的是,他居然能自己成为一个中间节点,给两位妙龄男女牵线搭桥,为他们解决终生大事。 终于,男嘉宾又一次见到了女嘉宾。非常奇怪的,这位男嘉宾似乎有什么奇妙的癖好,他们一见面,男嘉宾就给女嘉宾戴上了手铐,然后押了女嘉宾去见长辈,斯诺克。这个斯诺克似乎也是有这种奇妙的癖好,他用各种美妙的手段,试图说服这个美丽的女嘉宾嫁给自己的奴隶,我们的男嘉宾。 正当斯诺克玩得开心的时候,男嘉宾看不下去了,隔空点亮光剑戳死了斯诺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有什么奇怪的癖好,也不要乱点鸳鸯谱。 傻了吧,你师父能银河投影 我们的男嘉宾,凯洛·伦戳死了万恶不赦的变态糟老头斯诺克之后,拿着一个银河系做彩礼向女嘉宾,蕾伊,求亲。果不其然,上一个拿银河系做遗产想招儿子失败,这个拿银河系做彩礼的也失败了。(参见帝国反击战) 求爱失败的男嘉宾把愤怒发泄在他妈的义军上。他妈虽然之前被炸晕了,但是这时候已经苏醒,重新指挥作战。 注意,这个时候,我们著名的板载英雄飞行员,波隆,又带领了最后一队会开飞机的飞行员,开着几乎要解体的滑行艇,开始了最后一次特攻作战,要摧毁第一秩序的黑科技——一种小型化死星技术应用的攻城炮(专利号FO114514)。 在十几只AT-AT的炮火面前,蛐蛐十几只滑行艇…… 带着没能完成任务的歉意,我们的黑人英雄(注意这两个词的复数都是加es的)芬恩在波隆发出撤退命令后依然一往无前。 该死的,VT引信又失效了。…

  • 关于我为什么这么久没更新

    很忙。 包括wp的版本和各种插件也好久没更新了。 疏于打理吧。 学业繁重。 自己放了一个卫星,用tornado做一个博客框架。所以做好以后应该你们能见到一个巨丑陋的博客(因为前端是准备做好后端之后再做的)。 贵安。

  • Artificial Threat Does Not Exist

    There is widely accepted but untrue view that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s dangerous to its parents-humanity. The wrong view makes it rather harder to carry out research on AI. So far, AI is controllable. And it is also foreseeable that AI will never be out of control in the future. On the other hand, there has…

  • 我以我眼观世界

    我以我眼观世界 ——读《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序》有感 我读的版本是商务印书馆出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的、谢德风译的版本。 这不是一本波澜壮阔的书。连作者修昔底德自己都说自己的书读起来会没什么趣味,毕竟他不会把虚构的故事写进书里。虽然情节跌宕起伏,雅典赢了又败,败了又赢,最终又走向失败,但是这种国运的起伏变化所引起的一个雅典人的心理和情感上的变化,修昔底德很好的压制住了,语言依旧平实、波澜不惊。 当然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学家可不这么讲。以我看的这个版本而言,译者在序言里很显然是持批判态度的。他认为修昔底德局限于自己的阶级,并不能完整地认识到伯罗奔尼撒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 就这样给修昔底德扣上一个“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帽子。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修昔底德的写作手法、选材标准的的确确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奠基。他尝试着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因果关系,虽然“囿于他的阶级”,他不能“完全客观”地反映出当时最为尖锐的矛盾:奴隶和奴隶主阶级之间的矛盾。而他的历史却仍然是为王侯将相所著,更详细的是民主党人和贵族党人之间、雅典和盟国之间的矛盾等等。 我们先考虑这样一个问题:伽利略和牛顿会用电脑吗?我们再考虑一个问题:修昔底德懂得历史唯物主义吗? 恰恰是伽利略和牛顿等人建立近代物理学体系慢慢发展出了电子工业,我们才有了电脑;恰恰是修昔底德之后一代又一代历史学家渐渐地分析和研究,再有马克思将阶级性和唯物主义与历史研究结合,我们才有历史唯物主义。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恰恰是这些无产阶级的“历史学家”没有认识到历史的因果关系,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然而更为重要的是,在我们分析历史、评判历史的时候,究竟要怎么去看历史。历史不是“我以我手写我口”,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件,是“何人何时做何事”。而分析历史是“何人何时做何事有何影响”。这里的“有何影响”就涉及到了分析者自身的想法,所谓“我以我眼看世界”。至于评判历史就牵扯到更多评论者自己的立场、想法,乃是“我以世界抒我思”。希多罗德完全是一个复读机,听到的任何故事都毫无批判地记录下来;修昔底德自己想成为一个历史事件的记录者,只取可信的故事,所谓“志”;而我们“无产阶级的历史学家”更像一个评判者,他们对于历史或者隐隐约约有牵扯到具体历史背景的故事(比如《红楼梦》)就非常亢奋,想要充分表达自己对旧有的落后的不合理的行为、制度、思想的抗议,所谓“史”。 但历史是不应该有什么“春秋笔法”的,需要“春秋笔法”的是历史评论和教科书。 不过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这个世界非黑即白,没有什么绝对的阶级中立。也就是说,只要修昔底德一刻是奴隶主、是雅典人,他的历史著作就有偏颇,他的分析就站了队。更神奇的是,当有人不以修昔底德所述的历史故事和观点为分析对象、而是以他的文风和选材标准为分析对象时,这些分析者也要被扣一个“反动的资产阶级学者”的帽子。 是的,只有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科学才能把古典时期的历史作品放在正确的位置。可是说这句“非常客观”的话的人又是谁呢?还是我们的无产阶级“历史学家”! 做一个分析,讲求证据,讲求逻辑。当我们用自己的立场和视角去评判一个事件,也应该先寻找可信的证据,用合乎逻辑的推理得出结论。如果每个人在“我以我眼看世界”时能先了解一下历史学家,或者说有考据癖的人,对于一个事件的看法是怎么来的,而不是简单地“扣帽子”或者干脆人云亦云,这个世界能减少很多谣言和混乱。 这篇文章是M_E在上海科技大学学习“写作原理与实践”的习作。

  • 两部“反动”的片子

    首先我必须说明:我是一个爱国者,爱中国和中华民族。 侵华战争,或称“中国抗日战争”,日称“日中战争”,是日本在长期扩张之后必定要走的一步。 太平洋战争,日或称“大东亚战争”,是日本在长期扩张之后的一招险棋。 对于明治维新后资产阶级革命并不彻底的日本,战或死,不战必死。或内战,或扩张。以这样的背景,新贵族和旧贵族一致决定对外扩张。并用长期的洗脑军国主义教育,建立起日本“民族国家”的概念,并以“民族解放”和生存的名义动员全国维持战争。 先说说我看了什么片子。 男人们的大和 作为一个平成死宅,必须承认,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我是很想骂人的:我老婆怎么变成“男人们”的了。 这个片名其实非常不妥。因为称呼舰艇的时候,我们都是用“她”(she)的。 作为一个军宅和模型宅,其实我一开始是冲着1:1大和模型去看的。 说句题外话:由于大和级战列舰是在绝密状态下建造(其实吴镇当地的民众都是知道的,包括试航的时候广岛的民众不可避免地会听到试射46炮的声音),所以投降前图纸什么的资料基本都没有了。现在市面上的模型都是根据考古发现做的。这部片子拍摄于05年,但是13年左右又有一波新的考古发现,所以那个1:1的模型还是有些地方不对的。 这部片子用当事人回忆的方式叙述了大和最后一次出航到战没的过程。中间穿插了一些别的故事。如果可能的话,最好能看一下,毕竟我不想讲太多反动剧情。 这部片受到了不算很好的评价。片子用模棱两可的态度来叙述,强调的是个人在国家决定下集体主义中的无奈和创伤。大部分日本人看到的是一种对“大日本帝国军人精神的认同和对爱国主义的歌颂”。在否定历史倾向较重的现代日本社会,应该说比较受欢迎。当然作者本身的反战意识也不可忽略:对当时日本政府洗脑精神主义教育的评判(主角说:美国是个人主义,很好打的)、对人民(几个个体)所受苦痛的描写、军队中随处可见的体罚和暴力等等。即便没有标榜“反战”,片中的种种细节也是值得我们玩味的。 应该说这是日本特色。原作的作者实际上是反对现在所谓的“大东亚战争肯定论”的。但是现在很多日本觉得现今社会的繁荣有赖二战中的日军,并对他们有所亏欠,因而不能直接表达。也就只能从个人的苦难上面曲折地表达了。 -这么说,你一点都不反动咯? -开玩笑,我超反动的。 我们作为战胜国当然是不能接受这种史观的。你批判就批判,搞这么曲折,说明你革命得不够彻底,觉悟不够高。有论点甚至认为这个片子太过煽情(我也这么觉得,看得时候几近落泪),反而没能表达原作本来想表达的意思,没有真正从根本上分析为什么大和会沉没、为什么日本会战败、为什么人民受着这样困苦的生活。或许这也是一种日本式的隐晦吧。 当然我们国家反对这个片子主要是导游在赞颂IJN的士兵的精神。嘛这么说吧,中途岛之前,IJN有世界上最好的飞行员和飞机;所罗门之前IJN有世界上最好的水雷战队(然而并没有什么卯月)。军队这么强,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IJN士兵的精神(和夜战体罚)。我们客观地看待强者,学习强者为什么强,当然也要学习强者为什么败。恰恰是我们现在就在照搬旧日本帝国当初的状态。这是我们值得警醒的。有一种论调说中国一定要打,要打爆美帝——因为我们的军队强大了、经济起来了。弱化一点,中国一定要控制什么什么、一定要发展什么什么,要复兴,要荣光!诸位,我们恢复汉唐的盛世和日本恢复战前的繁荣有什么区别!我们地大物博,但是人均依然很少。现在我们警惕的恰恰不应该是国外什么“复辟”、什么“鬼”,而是我们日益膨胀的民族自尊和沙文主义。 我坚持和平主义。我丝毫不认为民族之间要有战争。我坚持只有阶级之间才有战争。我坚持,战争是为了广大阶级的利益而发动,绝非一个民族对另一民族的征服。社会主义应该是World wide而非National。 永远的零 模型很棒。不管是经典款021还是原谅款052,细节处理都很好。一开始主角宫部开着052(不过我并不知道那是主角,也并不知道这其实是021)贴海飞到一条饺子边上,127炮和博福斯弹幕密度高得飞起,然而,052居然完全避开了弹幕直到拉起来之后才中了一发并没有被击落。说真的,如果这是一个真的情景,哪怕是IJN的飞行员我也要敬礼,是真的厉害。大概也就安纳金父子有这种水平吧。 至于他板载特攻有没有成功我们不知道。不过这真的够得上王牌中的王牌的水平。 然后就是跳回现代,一个昭和末年生的青年司法考试屡试不中,死了外婆。外公是个公益律师。亲外公是个IJN飞行员,然而已经死在板载特攻里了(猜到了吧)。然后姐弟俩突然对亲外公很感兴趣,就去找资料、老兵妄图了解亲外公的一生。 结果就是听到什么“胆小鬼”、“帝国海军的耻辱”等等的评价。 我失去这只手的那天,他居然看着完好无损的战机回来了,连个弹痕都没有。 那这个外孙就很绝望啊:想不到我竟然留着这种人的血液。弟弟想着放弃了,姐姐倒是想着要继续考察——毕竟自由撰稿人想写本偏右的书卖个爽。 然后就找到了一个老兵,应该是贵族出身,比较有钱,生活条件很好。 老兵幽幽地问:你觉得你外公是什么样的人? 外孙:大概……是个平成废物吧。 老兵:滚。 后面的各种回忆杀慢慢的来了。几个和宫部交流比较深入的旧飞行员讲述的宫部的故事就比较神奇。比如什么: 小队长是我见过的最好的飞行员。零式战机21型,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战斗机。它和小队长的组合可以说是无敌了。 因为他有老婆孩子等着他呀。 大概又是一个个体的苦难故事吧。 不过0比大和好的一点是,这片子描绘了较大群体在战后的苦难,也稍稍描写了被洗脑群体对独立思考个体的迫害。 感谢美国人没有把我家德川大阪城炸了。另外,陆军马鹿为什么要在大阪城里造工厂。 一个踌躇满志的IJN王牌飞行员,目睹了偷袭珍珠港的战友的死亡,开始对死亡感到恐惧——其实恐惧的不是死亡本身,而是死后家人的生计。 一个怂到天天不打空战只会高空巡航的王牌飞行员,天天教育自己的队友、学生:命要紧。这个时候他已经到了拉包尔(很巧,我也是拉包尔基地的提督),所罗门的损耗已经使帝国的倾覆不可避免。他已经开始考虑国家、民族战(败)后何去何从。这一点又比大和高了——个体不再是随波逐流,而是从更为宏观的角度上来思考。 一个失去了梦想和信念的前王牌飞行员,最终走上了特攻的道路。 是真的很绝望。好在他去送死倒是很决绝——他把自己的妻儿托付给了一个学生。 写到这里,心里很复杂。 谁愿意自己死后被ntr啊,谁愿意ntr自己的还是学生啊。 片子的结尾,宫部驾驶着021,当年他在珍珠港开的机型,拉起,俯冲,攻击饺子的甲板,和当年荣光过的机型一起死去。美国人大呼:难道他已经知道诀窍了吗?不过这个镜头妙就妙在没有给出最后撞上的场景——他也许撞上了,也许没有。这个留白给了崇拜主角的观众一个缝隙。虽然讲道理肯定是撞了。 很久以前看终结者,应该是2吧,州长最后指指自己的脑门,跳进钢水,化掉天网的芯片。不知道为什么,这两个镜头给我的感觉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至于他的外孙,以及隐射的平成废物们,你们真的明白了祖辈的精神和右翼大叔的良苦用心吗? 至于我为什么不直接说神风特攻,emmmmm,这玩意儿不神,神风救不了日本。疯倒是挺疯的。

  • 【腐朽的小布尔乔亚】拍照和毕业酒会

    不喷不舒服。 今天我正式要告别高中同学——屁咧!还有志愿填报会见个面、出去比赛带个车震王。 讨厌归讨厌,但是要和这些可爱而又有点小作的老师们分别还是比较可惜的。我不讨厌老师。好在24号应该还能欣赏HZ卓越的单口相声,或者明明应该金长林和陈平共同演绎的双口相声变成的陈平的单口相声。 然而为什么要拍照呢?我还是很怀疑家委会只是单纯地跟风和想把钱花完。几个摄影师,不客气地说,都又蠢且笨。当然他们的专业本行倒是不赖,拍照技术的确不错——人家吃这碗饭呐。然而各种安排,效率低下,顾头不顾腚。虽然这可能不赖他们——3班无组织无纪律那可是有名的。在各位的机智和活跃下面,他们仅有的逗趣的、想引起我们注意的话都显得智障而苍白。为了引起注意不是大喊“最后一次和女/男同学**的机会”(*内自填,你们发挥的我概不负责)就是“他(指着拿相机的那位)黑不黑”或者“老师帅不帅”或者“女生美不美”,无趣。中国人吃口饭都不容易啊。留点口德。 还有换什么“班服”这才不是我儿子HJ精心设计的那几款而是摄影师们和家长协调后租来的地摊货拍什么集体照啦、组合照啦。真的觉得很尬而且很丑。加上在学子广场上拍,高一高二下课了就强势围观。怕不是要后缀数组窜天猴。 唯一让我心情好一点的就是带了laptop过去可以在等待的间隔来两把东方。还有就是机械键盘被强势围观装逼成功。还有就是下午手机到了Sony大法好 我的个人照怕不是会尬上天【SCI年度最佳论文】关于什么叫做温州中学宅男和镇守府司令官。 本来想向别人借cos装的。结果只有女装能立刻借到。不,我不会响应某人的号召穿女装做dalao的。 中午阿外楼。哇真的是小布尔乔亚向往的生活。金碧辉煌,低调奢华,内涵有没有就不知道了。虽然我不是第一次来阿外楼,但是还是想说: 这都是人民大众的血汗堆积起来的。 吃的菜很奢华。然而并没有吃多少,因为在狂喝rio。敬酒不停。老师同学轮番上阵。有点醉了。真的有点醉,脑子不清醒了一个来小时。好在我最近在修仙,这点控制力还是在的,没有断片。啤皮的就没喝。不然真要抬回去。 真的很感谢老师。感谢HZ,感谢ZM,感谢LF,感谢CP,感谢老罗,感谢小薇,感谢微伐。本当に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 只睡了三个小时真的不行。可是现在还在赶这篇稿子。已经是翌日了。 比较有趣的就是架着班里的CP(此CP非彼CP)去喝交杯酒。很可惜也很高兴没有我,本来可能会被架起来去喝的。当初还是too young,拒绝了人家的好意真的有吗?存疑。都是疯传。别自作多情。大家都起哄,拍照,传视频——第一个就是我,流量dalao才敢传。总共有3对“新人”惨遭绑架。是的阿姨她妈虽然在场但是阿姨上场时被迫掩上了脸。 我还是不赞成这种事情。虽然喜闻乐见,但是当事人还是真的很不舒服。即便是真的有暧昧关系,也太过。这还是一种对人权的践踏,不过是换了一个比较让人容易接受的外衣。和阿人、闹洞房差不多。 散就散了吧。别回忆太多。路还长着呢。

  • 【知识青年体验生活】坐公车

    这两天有事情。要帮老谢把那些本该学弟填的坑填完。真的很气。恨铁不成钢。没办法,只好每天上去下来的。 要省钱呐。前几天支持了一波索尼大法(明天到货),穷着呢。快客舍不得乘,十四块可不少,够一顿沙县或者食堂。去坐公车吧。 从家里走到最近的8路站头。很饿。快十一点了,要吃brunch。走进一家兰州拉面。看到老板娘包着头巾,不极端的那种。哇真是兄弟,绝对清真。一头扎进去,一碗牛肉面。正下面呢,抬头一看价目表——沃日,原来牛肉拉面能上十块。就算是上海市区(真·市区,海伦路,虹口那里)牛肉拉面也是8块一碗,杭州闸弄(这个字念lòng)口(市区吧)地铁站口牛肉拉面也是8块一碗,老殿后路的兰州拉面店(现在早就不开了)一碗牛肉拉面8¥。粗粗一看这家店,羊肉泡馍,18!牛肉泡馍,16!西红柿蛋汤,10!一份干切牛肉,10!一个荷包蛋,2!比其他店都贵上2块。哇当时我就想干脆装波穆斯林看看他有没有给我省钱。想想不对,我对这老板什么教派(估计是逊尼派)、是不是真·信教群众都不了解,贸然来一句“色俩目”或者“安拉胡阿克巴”可能会被套上黑袋子枪决万一就是民宗委怎么办。算了十块我认。 等了好一会儿。真的瑞安开电瓶车都是飙车的。飞速驶过水坑,溅起路旁一排水。泥水。这要是打在我的校服上岂不美哉。到时候就别洗,直接送到当代艺术馆参展。好在我东方打的多。小小弹幕算什么,全屏弹都给你躲过去。 上车。有座。边上一个大叔,长着一副60年代的面孔,打瞌睡。大腿左右分开,脚跟并拢,呈M型。《史记·郦生陆贾列传》里讲郦食其(这名字念yì jī)见刘邦,刘邦就是“佢(qú)坐”,和这姿势挺像——只不过一个坐地上一个坐椅子上。哇真的很有挑逗意味呢。前面坐了一只幼女,和她的监护人。人很可爱、声音很甜、乳牙都没长齐。不靠谱的朋友都说“三年血赚,死刑不亏”。突然明白了为什么中国有那么多人站出来说要保护女权、保护女性。真的很弱势。而且很多时候由于陈旧的观念她们甚至不敢反抗。秋瑾女侠都死了那么多年了,我们还是出不了这种真的“引刀成一快”的女性。假设我们无所谓男女平权而是继续用什么“绅士风度”、“帮她拎包”、“男主外女主内”这种慢性药毒害中国女性,或者我们(整个东亚,不论国家和男女)仍然追求纤细幼弱的女性(别bb,韩日都如此)以及让男人性方面更愉悦的女性这个全世界都如此吧。 到了上蔡,到处是能坐到学校的车。 到学校搞了搞事情。真的穿着校服,放学时间随便进出我有金手指。好多班级在拍照。讲真这种花钱买罪受以后还要给大家一起“鉴赏”的事情为什么都这么追捧?对其意义存疑。留念?毕业证书和集体照还不够?温中教给你的知识和素养还不够?社会交给你的责任还不够?可笑。 回家。学校边上到处是车去上蔡。上蔡转8路。到了丽岙,上来几个小学生。丽岙片区的小学生,质量真的和我实验小学不能比。一男三女,个个麻黑。操一口带不知道那里口音的普通话,反正不是瑞安腔——丽岙什么腔我倒不知道。男的要和一个女的换座位,因为可以看一个小哥打农药——越过小哥的肩头。还大声肛出来,梁非凡都听得到。然后就开始大谈和父母拉锯打手游的方法。想当年我在奔腾4的主机上打红色警戒和帝国时代的时候,他们都还是分子。现在时过境迁,小学生都打农药去了。真是剧毒。都怪LOL限18它这也不R18啊、打得慢20投真的不合理应该出门投,小学生只好打没门槛、节奏快不容易被父母催着去学习的农药。然而其中一个小萝莉似乎还可以,大概三四年级吧。忍住了亨·亨博士,洛丽塔不是你想拐就能拐。再说人家4个人,你蛐蛐俾斯麦都造不出来,怎么打得过。 中国的底层民众真的苦啊。有一个,头发花白的农民工。手指甲特长不剪讲道理体力劳动多的人应该指甲短,指甲缝里全是泥。但是中指剪了。我没开车。刚刚说的60大叔应该也是农民,但是好一点,本地的。还有拎着小包扛着打包在城乡车站下车前往下一个远方的,他们身上大都飘着汗味,长年不洗澡导致身上有持续的皮肤病。还有我在上海、杭州地铁、公交上看到的,那些满是汗渍西装领带、磨白的背带,满头大汗,为生计奔波。 他们没文化。他们没素质。这不是在圣母,这是在阐明事实。这些失败者,没有好的生活,日夜奔波,一天所余可能只能吃一碗10块的兰州拉面。甚至像新疆那边千里迢迢来的穆斯林们,只能卖一些拉面、馕、干果,他们一天能吃饱吗?再远一点,有的地方在流血,在为活下去而奔跑、战斗。他们生来不是给我们做垫脚石的,不是给我们当做修优越、发狗粮的对象的。承诺2020,全面小康——如果小康是我家这样的话,说着真的,我们2020做不到。 与此同时,我们在考虑什么:是一天怎么打发,等着决定命运的成绩下发,等待自己的命运如何被一帮有效率的官僚和他们的规则决定。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不只是面包牛奶,还有瓶里的鲜花;不只是我们的未来,还有家、国、天下。

  • 在潮水中

    读《日瓦戈医生》有感 涨潮退潮的时候,没有系好船缆的船有浪迹天涯的机会,一声不吭的礁石不会因这轻轻的抚摸移动分毫。 十九世纪与二十世纪的交界处的俄国之复杂,到现在很多学完高中历史的人甚至都很难记忆和理解。《日瓦戈医生》从一个人的角度看到了这个时期各式各样的冲刷。只是看书,我就体会到了一种动荡中的惊慌与无奈。潮水携着波浪一次次地来,人在汹涌的波涛中翻滚旋转。 主角日瓦戈医生一直是一个正直的人。因为正直,他拒绝改变自己的内心。不管是在二月革命后各种士兵的暴动还是十月革命后剿叛,他坚持不加害他的俄罗斯同胞。即使日瓦戈因为阵营的对立不得不端起枪射击身在白军的青年,他也尽力地放空枪。不巧射中了敌人,他也为了保住敌人的命,给他换上了自己阵营的军装,把在营地治好了的敌人放回去,即使这个青年回去后仍会坚持与他们对立。这是一种年长者对后生者自然的爱怜,是人的良知,是他在各种运动中不曾放弃的正直为他保留的。要说他唯一做过的坏事——在我心中他唯一值得定罪的事情——是新经济政策实行后生活最艰难的时候,他为了全家人不被冻死,偷走了公家用来生火的木料。可他是怎么把偷来的木料运回家的?是在寒冷的冬日,裹着单薄的布料,人几近昏迷的情况下,紧紧地护送着木料回到家的。他可以在艰难的时刻不对毫无反抗之力的路人起歹念,而是将深受重伤的路人送去医院——后来这位身居高位的人也为了表达自己的谢意接济过日瓦戈,可是并不能改变日瓦戈对政治的半点看法。日瓦戈同父异母的弟弟也在政府中如鱼得水,但这位倔强的医生从来没有向这个亲人求助过。 无疑,日瓦戈医生是一个悲剧角色。幼年失去双亲,在各种各样的主义的喧闹中长大,在翻来覆去的运动的搅拌中成人。选择太多,人就会迷茫。而迷茫、晕头转向恰恰是一个人在各种运动中最不该有的姿态。世界观、人生观自成一体,日瓦戈因而既对革命持保留态度,也对不革命持批判态度。他是那种麻木、迟钝、常见的人。朋友、亲人、生活,因为他的迟缓一点一点地失去:有变成了上司压迫他的朋友,有饮弹自尽的朋友;有被朋友欺骗自杀的亲人,有流放海外的亲人。茕茕独立,形影相吊,孓然地生活,无助地死去。这就是一个曾经医术高明,曾经人格高尚的高级知识分子的终点。 作者帕斯捷尔纳克写出了一个日瓦戈,一个就像他自己一样的人。可以说日瓦戈就是俄国各种革命的交界处的俄国知识分子。他们在潮水中惊慌失措,在浪涛中七上八下。聚了散,散了聚,悲欢离合,阴晴圆缺。相逢的时候想举杯对酌,离别的时候想抱头痛哭。在潮水中,他们大多像礁石一样,难以移动。因此大多境遇悲惨。有的人不曾改变,消失了;有的人急于改变,也消失了。日瓦戈选择了变成一个普通人,因为他失去了亲人、朋友、最后可以挽留他的稻草。这样一个人的变化,让我想起了老北京的人力车夫祥子,也让我想到了浙江乡村里的阿Q。他们都是那种在社会的恶意中隐忍退缩的一类人。 涨潮退潮是一种自然的现象,社会的恶意也是一种自然的现象。人在潮水中,是像浮舟一样凌驾波涛之上,之后不知所踪,还是像礁石一样被水淹没,却不动分毫?